看,我立在門口敲門,誰若聽見我的聲音而給我開門,
我要進到他那裡,同他坐席,他也要同我一起坐席。
默三: 20

共融團體是教友們的傳教使命,
除了每個主日,
所有教友共融在感恩祭中,
在堂區內,
也有傳協會領導的各個善會組織。
為福傳,
並為顯揚彼此互為兄弟姐妹的福音精神,
由教友聚集的信仰團體,
成為堂區共融的基礎。
走過從前
中華聖母堂與若瑟樓-
神父安養之家.教友共融之所
新店天主堂
早年位於廣明路(今光明街)上的新店天主堂,是當時新店地區唯一的聖堂。1955年7月15日溫中祥神父接任本堂主任,有感空間不足,經熱心教友協助商借文山中學山下位於北宜路上的空地,起造聖十字架天主堂;竣工後,將聖堂右側作為幼稚園辦學場所,由台中聖母聖心修女會協助辦理幼兒教育,開始結合教友們的特質和使命,在新店地區注入一股活水,直到今日新店中華聖母堂也承襲這生命之水。
---------------------
聖堂、若瑟樓靜居中心和耕莘醫院的連結,為新店中華聖母堂創堂之獨特恩寵。
1968年3月,依田耕莘樞機主教遺願,耕莘醫院於新店中正路落成。于斌樞機主教任內,有感於教區尚缺退休神職人員安養之處,因此在耕莘醫院對面,建造若瑟樓,並於1980年7月17日竣工。建物一、二樓為聖堂,也就是中華聖母堂;三至六樓則為神父宿舍和退休神長們靜居修養之所。由菲律賓來台的主徒修女會,於1982年12月遷入若瑟樓服務至今。
洪山川總主教為了讓一生奉獻予教會的退休神長有一個安心休養的地方,並為引領更多的年青聖召,且教堂空間早已不敷使用,因此決定重建,並於2012年9月5日正式奠基建造,預計於2015年全部完工。新建物採哥德式建築,地上八層,地下三層;其中一至四樓供教堂使用,五至八樓為退休神父們的安養之所。
感謝各位慷慨關懷這個新家,不僅是教友恭敬天主的聖殿,老神父們靜心安養的歸宿,也是與社區共融的好所在。我們深切相信只要是天主願意的,一切終將成就,期待您繼續支持與奉獻。